“围在城里面的人要出来,围在城外的人想进去。”
一直以来大家都用这句话来形容婚姻,而这种说法对于一个刚刚迈出国门半年多一点的职工来说,用来形容对于出国深造的想法或许更为贴切。
2012年8月,带着期待和不安踏上了前往加拿大的旅程。
我不确定在20不到的年龄远离故土的我能做些什么,对于相隔11到12小时时差的陌生国度,畏惧感远远大于好奇和兴奋。飞机经过11小时的飞行到了温哥华机场,机场很大很干净。温哥华华人很多,除了耳边此起彼伏的流利英语,光是看起来还没什么大不同。随着之后的转机,慢慢接近哈利法克斯,亚洲面孔越来越少,看到到处是全英文的指向标和棱角分明的长相,再加上久坐飞机的疲累,才真真正正感觉到,我确实离开了家。
每个刚到加拿大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感觉:没有家人和老师的约束,什么都很新鲜。但是很快就觉得自己又懵又傻了,语言不通,自理能力差,懂的又少,之前国内学过的到了真正应用的时候变得什么都不是了。我想,就像在这种面对困难的时候大概就是最最想家的日子了吧。出国真是一件冷暖自知的事情。在国内,有父母亲戚朋友,每天可以聊天,兜风,购物,有自己自由自在的活动空间。然而这里只是少数认识的几个朋友,商场很早关门,也没有很多娱乐场所。想家人想朋友。即使这样,每当和家里聊起来,问到在这里好不好的时候,个个都像上了发条一样说着,还好还好。
学习方面,问起在加拿大读书累不累,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同。虽然加拿大的课时时间比国内要短好多,但真正要读好并不容易。毕竟不是母语教学,必须自觉,自律,自己有控制和约束力,才能有个说得过去的成绩。比起国内的重视期末,这里更加注重平时的表现,最终成绩包含的各个比例也明确划分。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,在加学习确实要比国内要累。像我这种比较贪玩的员工突然这样肯定不大适应。但是问起来好多人,“出国学习好不好”,会听到很多回答是,“不好”。如果继续追问人家“那还去不去”,答案一定是,“去”。在外读书不比家里,谁也没必要付着乘以六的学费在这里过着无所事事养老的日子。当地员工在凌晨一两点的时候还在图书馆里用功,我们横跨六千多公里也不该是为了混混年头。
社交方面的感受是,一定要主动融入社交圈子,或者找有共同目标的同学,有共同的目标就会有共同的爱好,在学习上能互相帮助,而且有可能将会成为终生知己。多认识人,多交朋友。“多个朋友多条路”的古训是肯定没错的。也要常和家里还有朋友联系,父母是时常挂念自己的,好友是一直都在的。
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,积极主动的适应融入,才能在加拿大过地很愉快、充实。
集团
图书馆
圣诞树
聚餐
大雪后的学校
Dal冰球比赛
圣诞书
机场